郑霞生甚至觉得,此事,不仅仅是陛下会吃这个‘马屁’那般简单。
这,简直就是给陛下量身定制的‘祥瑞’啊!
更妙的是。
此刻不仅陛下,朝堂,陕西,乃至整个大梁,都需要一场‘祥瑞’!
这一手,堪称各方共赢的神来之笔。
一场由一个人,送给整个大梁的祥瑞奇迹!
贾绍其人,手段实在不凡。
而且听孟津县令昌涛所言,这个贾绍,也是位年轻的少年郎。
那个瞬间,郑阁老因‘祥瑞’想到了国事,朝堂,陛下。
但最先想到、也最重要的,其实是他家的乖乖徒孙小崔岘。
这个贾绍,年轻,又有真本事。
先笼络一番,以后来辅助他家小崔岘,很合适啊。
因此,郑阁老看向孟津县令昌涛,意味深长道:“还好你够老实,本分和盘托出实情,没有把贾邵的功劳,全都揽在自己身上。”
“否则,你这位祥瑞县令,怕是也捞不得半分好处。”
昌涛慌忙摇头,他哪敢啊!
郑霞生见状,笑道:“既然你得了这大造化,那本官便再跟你交代几句。”
昌涛闻言哪里还有不懂得,激动道:“恳请阁老赐教。”
郑霞生道:“你今日,就当没来过本官府上,去宫门外候着吧。明日早朝,自行求见陛下。”
“上了朝堂,关于贾邵,一字不必提。按照他教你的,说给陛下、百官听便好。”
“陛下定会龙颜大悦,狠狠夸赞你。但,你的考验才刚刚开始,下朝后,陛下定会私下宣你面圣,先不由分说冷脸斥责你。但别怕,你稳住心神。”
“届时,实话实说,包括贾邵,包括你私下来本官府邸一事,莫要愚蠢到试图隐瞒。”
“若是陛下有些问话,你不知道怎么回答,本官教你个办法:装傻充愣,使劲夸赞贾邵,再使劲夸赞陛下得此良才便好。”
昌涛认真听着,一字都不敢落下。
最后,郑霞生挥挥手:“出去吧。对了,此事结束,返回孟津后,别忘了把我交代你的,全盘说给那贾邵听。”
阁老大人,这是在借此笼络贾邵先生呢!
昌涛听懂了,朝着郑霞生、李端恭敬行揖礼,而后出了阁老府邸。
书房里。
李端振奋道:“老师,咱们危机解除了!”
郑阁老抚须笑道:“这个祥瑞,来的可真是时候。可本官怎么觉得,此祥瑞,不仅像是特地送给陛下的,也像是特地送给本官的呢?”
因为真的太妙,太是时候了。
前首辅因‘罪己诏’被贬。
而现首辅却给陛下送来‘祥瑞’。
两相对比,高下立判啊!
李端闻言,思忖道:“或许,是那贾邵,有意向我们投诚?”
或许吧。
郑阁老摇摇头:“且等为师先笼络住那贾邵,以后找合适的机会,让他跟小崔岘认识一番。”
李端懂了老师的意思,笑道:“大善。”
当夜。
昌涛在宫门外守了一夜,要求见陛下。
而郑阁老,则是连夜去了内阁衙房留宿。
次日天蒙蒙亮,阁老大人提早起床,托司礼监太监,给陛下递话,恳请今日陛下上朝。
刚起床的嘉和皇帝坐在龙榻上,哂笑道:“哼!怕是又有哪里出事儿了。才会让郑霞生巴巴过来,提前请朕上朝。”
司礼监太监笑道:“哎哟,陛下您说的,奴才也听不懂。但奴才是觉得,这朝堂上,没有陛下您在,政务就处理不了啊。”
嘉和皇帝指着司礼监太监直笑,低声说了句浑话:“你懂个屁,蠢货。”
接着又说道:“替朕更衣吧。”
皇帝要上朝。
司礼监很快把消息递出去。
百官早早都在宫门外候着了,猜测今日陛下究竟会不会开朝会议政,或者照旧让大家散了。
但今日,气氛有点不对劲。
因为孟津县令,在宫门中道上跪着,说是要面圣。
……等等,兄弟,你是哪里来的?
孟津!!
哎呦我的老天爷!
一帮睡眼惺忪的朝堂老大人们,瞌睡都给吓没了,满脸惊恐——这个节骨眼,难不成孟津又出事儿了?
真要命啊!
更要命的是,许久不上朝的陛下,今日竟然要上朝了!
于是,文武百官进金銮殿的时候,一个个安静如鸡,恨不得自己是个哑巴,或者透明人。
山雨欲来,不敢动,根本不敢动啊!
果然。
当孟津县令求见陛下的消息,传到朝堂后。
嘉和皇帝的脸色,一下子就沉了下来,愠怒道:“宣。”
那一刻,皇帝心中也想了很多。
孟津!
武王会盟之地,大禹治水渡口,光武帝在孟津山林得白鹿指引脱险。
别人都是祥瑞!
到了朕这里,又会是什么灾难?
难不成还要让朕下罪己诏?
“宣孟津县令觐见!”
在凝滞压抑的氛围中,脸色苍白,风尘仆仆,十分虚弱的孟津县令昌涛,一步三摇颤巍巍登上朝堂。
司礼监太监见陛下神情不对,率先发难,尖声道:“大胆孟津县令,无诏进京,尔可知罪!”
在朝堂诸位大人哆嗦着的注视下。
孟津县令一甩官袍,双膝下跪,先三叩首,后震声道:“臣,孟津县令昌涛,无诏进京,犯下滔天罪祸,万死不辞!”
嘉和皇帝坐直身体,于龙椅上高高俯视昌涛:“既知万死不辞,为何还要犯错?”
来了,来了!
文武百官屏住呼吸,有胆小者,甚至闭上了眼睛。
兄弟,说吧,给大家个痛快!
昌涛半直起身体,大声道:“启禀陛下,盖因孟津有祥瑞降生,臣心系天命所归君父,特进京面圣。”
什、什么?
听到这话,本来都做好最坏打算的群臣百官们,愣住了。
……祥瑞?
连嘉和皇帝都怔愣片刻,随后不动声色道:“哦?”